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長江中下游內陸漁業基本生境的監測和修復”、“長江中下游內陸漁業重要資源的評價和可持續利用”,利用新技術、新方法開展了大量特色性的研究,特別是魚類耳石微化學、漁業生態環境“標準化淡水貝類觀察”監測、名優水產品原產地特征生境元素“指紋”等,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突破,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并形成了一支力量強、結構合理、設備先進的研究團隊,與國內外一流科研機構有著廣泛交流或合作。
實驗室曾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一、二、三等獎等多項科技獎勵,發表了大量SCI、EI、CSCD核心庫論文,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實驗室還依托南京農業大學無錫漁業學院的博、碩、學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為產業和社會培養了大量高層次水產專業技術人才。同時,通過富有特色的研究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環境及資源領域學科的發展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