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江海洄游生物保護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江海洄游生物保護高峰論壇”在南通海安市順利召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江蘇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段雄出席會議,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楊健研究員一行4人作為理事成員單位應邀參加了會議并同與會者進行了深入學術交流。

楊健研究員在此次論壇上作了“刀鱭——江海洄游生物保護‘旗艦種’”的大會主題報告。報告詳細介紹了淡水中心院重點實驗室創新性地利用耳石微化學等先進技術,以刀鱭作為江海洄游生物保護的“旗艦種”,18年來對長江刀鱭的生態表型及分布區、產卵場、洄游通道等關鍵生境特征的破解情況及實驗室在刀鱭等江海洄游水生生物急需“河-湖-江-海全生活史聯動養護模式”研究上取得了系列突破。報告顯示,禁漁后大量刀鱭重能自海洄游至鄱陽湖繁殖,長江禁漁效果凸顯。報告內容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專家們的高度關注。

下一步,江海洄游生物保護科技創新聯盟將通過構建創新機制,圍繞國家長江大保護戰略,聚焦江海洄游生物保護目標,發揮成員單位間學科交叉特色和優勢,為政府部門的相關決策和制定科研項目指南提供依據。

據悉,該聯盟由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科院長江中下游漁業生態環境評價和資源養護重點實驗室、國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南通環境監測中心、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長江口生態站、自然資源部長三角海洋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作為成員單位組成。
(院重點實驗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