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日,由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主辦,體系加工研究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承辦的“第七屆全國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與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大宗淡水魚體系首席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朱健研究員,淡水中心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體系鳙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董在杰研究員、飼料原料開發與質量安全崗位科學家繆凌鴻副研究員,以及團隊成員等一同參加會議。開幕式由體系質量安全與營養品質評價崗位羅永康教授主持。


會上,朱健首席致開幕辭,強調了大宗淡水魚作為我國淡水養殖主體的顯著產業地位,對體系加工研究室專家團隊在多個關鍵領域中的貢獻與成果表示了肯定,下一步要通過科技創新提升淡水魚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升加工技術的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期待通過本次會議更好地推進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創新發展。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錢學軍代表學校對體系專家和行業企業家表示歡迎,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中國農業大學的支持,并對大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韓剛強調了水產加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強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結合的必要性。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三級調研員朱健祥提出,漁業現代化與市場需求變化是當前水產加工技術發展的關鍵驅動力,產學研的緊密合作將進一步加速這一過程。

會議期間,戈賢平研究員作了題為“我國大宗淡水魚產業概況和綠色養殖發展方向”的大會報告,重點介紹了大宗淡水魚產業發展情況,并為綠色養殖發展方向出謀劃策。會議還邀請了體系鯽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科學家解綬啟研究員、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陳潔研究員、魚品加工崗位科學家許艷順教授、保鮮與貯運崗位科學家劉茹教授等作大會報告。與會體系崗位專家與來自全國各地水產加工領域的專家學者、科研人員、行業代表等共同探討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未來發展方向。
(水產養殖研究室、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