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廣西鑫堅集團共同承辦的廣西-非洲維多利亞湖區國家構建高水平“漁業命運共同體”研討會在廣西南寧舉辦。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梁紀豪,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廣西鑫堅集團董事長王劍在會上致辭。

梁紀豪副廳長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對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提出,要共筑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中方要實施好對非合作“九項工程”,此次研討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示的具體實踐。他說,廣西漁業資源種類排全國第二,漁業經濟總產值連續多年排全國前列,并先后與東南亞和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緊密的漁業合作,建立了海外漁業基地和綜合示范站,具有顯著的產業優勢。此外,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的水產技術比較容易在非洲轉化落地并獲得顯著成效,尤其是肯尼亞、坦桑尼亞和烏干達等維多利亞湖區國家。廣西非常愿意與非洲國家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水產技術交流,共創中非漁業合作美好未來。
徐跑主任向出席、支持本次活動的各方代表表示感謝。他說,中非是休戚與共、并肩奮斗的命運共同體,近年來,中非漁業走出了特色鮮明的合作之路,譜寫了守望相助的精彩篇章。廣西壯族自治區歷來是淡水中心開展水產技術實踐與轉化的“重地”,近年來,通過與淡水中心合作,鑫堅集團更是積極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發展理念、水產模式及技術方案,為“一帶一路”建設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手拉手”倡議貢獻了“廣西力量”。他表示,淡水中心作為FAO參考中心,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在廣西農業農村廳的支持下,在中非合作“九大工程”框架下,攜手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和鑫堅集團,深入落實“一國一品”全球行動,為非洲維多利亞湖區國家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不斷提升各國糧食體系韌性,實現非盟《2063年議程》作出積極貢獻。
王劍董事長在致辭中說道,鑫堅集團的成長,讓他堅信技術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淡水中心與鑫堅集團戰略合作的不斷深化,讓集團的水產模式革新跑出了“加速度”,淡水中心作為中國水產國家隊,蘊藏著巨大的創新潛力,這也將為鑫堅集團創造更多機遇、更好條件、更大空間。他表示,合作成就未來,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對于推進中非漁業合作、助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企業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坦桑尼亞國家漁業教育及培訓中心的負責人PETER JIMMY博士作為參會代表發言。隨后,與會各國代表積極分享經驗并開展交流研討,達成了旨在促進維多利亞湖區漁業可持續發展,保護湖泊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可持續性,實現當地經濟增長,改善民生的合作意愿。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徐跑主任、王劍董事長共同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水產養殖及內陸漁業研究培訓參考中心實習實訓基地”揭牌,并舉行FAO網箱養殖能力建設項目結業典禮,梁紀豪副廳長、徐跑主任、王劍董事長共同為來自肯尼亞、烏干達及坦桑尼亞等國家級研究培訓機構的9名專家學者頒發了結業證書和紀念品,“實訓基地”的落地標志著鑫堅集團將進一步成為FAO參考中心來華能力建設項目及淡水中心與全球熱區國家開展國際合作項目的西南“橋頭堡”和實訓“主陣地”,開啟了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同打造世界“漁業命運共同體”的新嘗試。


研討會后,與會人員參觀考察了鑫堅集團旗下平果坡造基地、南丹基地、燕洞基地、現代漁業產業園,并參與了現場的實習實踐、技術研討及交流互動等活動。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漁業處處長梁廣成、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羅永巨,廣西海洋科學院黨委書記戴圣生,廣西科學院北部灣海洋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李鵬飛,南寧市五象新區管委會國家四級調研員張洪林、廣西鑫堅集團總經理鐘明蘭等一同出席有關活動。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